从增量来看,2018年全 球碳排放总量较1990年增幅达63.4%,其中电力及交通行业增幅超过总量增幅,说明在1990年到2018年 电力和交通行业碳排放量快速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行业。
落实到其他几个主要环节来看,则似乎能够更好支撑这一观点。两文件将从3月15日起实施。
2020年为史上最大扩产年度。文件还明确: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0.5%和23%。那么我国光伏产业到底是不是产能过剩?扩产是不是原罪?硅料卡了产能过剩的脖2020年升级了2019年的扩产势头,据世纪新能源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扩产总资金超3400亿,硅片、电池、组件三者扩产规模均超300GW,总规模超940GW,硅料端扩产规模则相对保守,为26.9万吨。伴随着大尺寸成为主流, 182与210之争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硅片、电池、组件相较而言的确产能过剩,硅料则处于紧平衡状态。
相较而言,按照现有182、210的产能来看,并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所以扩产的脚步或将继续,直至决出胜负。该负责人表示,虽然原有部分产线可以进行升级到182产线,但已几乎是极限,占比很小。过去的十年间,光伏产品不断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在碳中和的条件下,若要满足未来新增的电力需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计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中约有86%的电力来自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意味着未来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装机规模需达到700GW,是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倍。光能的储量不用担心天花板问题,若地球表面0.1%的面积覆盖光伏系统,按照5%的光电转化率,发电量高达(5.610的12次方)kWh/年,为世界年消耗能源的40倍。聚焦国内细看,根据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从2020年至2025年这一阶段开始,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国光伏将进入规模化加速部署时期;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40%左右,即还有十几倍空间。因为电力容易做到标准化和可控化,有着节能、清洁、高利用效率等优点,同时也是目前实现碳中和成本最低、最为成熟的技术路径。
其实,在光伏的几大环节都存在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及成本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强者恒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因此,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活动领域的零碳燃料替代是主要内容。
作为碳中和的中军先锋,以隆基股份等为首的光伏军团自2020年中启动第一波主升,已一路蒙眼狂奔18个月,均值回归是必然现象,同时适当将主角光环雨露均沾给接驳板块更是一种美德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后续系列文章会选取部分龙头公司深入探究。通过前面介绍的发电原理,光伏是半导体电子技术,风电偏向机械制造,所以光伏技术迭代更快,降本能力也就更强。所以电力的应用必然是越来越广泛,根据世界能源署(IEA)测算,到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是目前的2.5倍,届时,电力将占全球终端用能的一半。
即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长期市场空间来说,光伏的成长期还将长达20-30年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国内目前成本最低、利用最广的电力来源为煤电,因此光伏在我国实现发电侧平价的条件可以理解为光伏发电成本达到煤电水平,用电侧平价更好理解,只需光伏发电成本低于售电价格。
在其他细分环节和部件中,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公司,例如EVA胶膜寡头福斯特,光伏玻璃双龙头信义光能、福莱特等等。其实,在光伏的几大环节都存在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及成本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强者恒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我国脱硫燃煤电价平均值为0.3624元/度。因为电力容易做到标准化和可控化,有着节能、清洁、高利用效率等优点,同时也是目前实现碳中和成本最低、最为成熟的技术路径。
问题又来了,光伏和风电谁更有前景呢?这要通过分析他们的差异来思考。当光照射在PN结上时,产生电子空穴对,受内建电场的吸引,电子流入N区,空穴流入P区,结果使得N区储存了过剩的电子,P区有过剩的空穴,它们在PN结附近形成与势垒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中国光伏产业链公司众多,可探讨的点更是不胜枚举,本文只能先对值得关注的企业进行一个简单概括与梳理。所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成为碳中和目标的唯二候选人,被寄予厚望。一个时期的休息盘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人类活动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提高了47%,比自然环境下2万年时间能增加的浓度还多,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超过1.2℃。
后续系列文章会选取部分龙头公司深入探究。P型硅与N型硅就不过多介绍,只需要知道在硅晶体中,当N型硅和P型硅紧接在一起时,将它们的交界处称为PN结。
过去的十年间,光伏产品不断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核能,极有可能在更久远的未来,成为人类的最佳能源。
还有个极其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成本低,这才是他们实现规模化的核心,我们后文会重点探究。部分资料来自Wind、同花顺、券商研报、公司财报、招股说明书、调研纪要、百度百科、知乎、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碳交易网、证券财经类媒体、学术期刊、公司官网、公众号等。
光伏则更容易深入千家万户,从发电侧到用电侧,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家庭。紧迫局势下,《巴黎协定》应运而生,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硅片环节分为两大部分,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通过前面介绍的发电原理,光伏是半导体电子技术,风电偏向机械制造,所以光伏技术迭代更快,降本能力也就更强。
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就成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据IRENA测算,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间累计下降了82%,远高于全球陆上和海上风电过去十年下降的39%和24%,且随着硅片、电池片等技术的提升,未来太阳能光伏的发电成本有望继续大幅降低。
即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以重点关注HJT设备供应公司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晶盛机电等。
说好的确定性最强的赛道,就这么中道崩殂了?别慌。作为碳中和的中军先锋,以隆基股份等为首的光伏军团自2020年中启动第一波主升,已一路蒙眼狂奔18个月,均值回归是必然现象,同时适当将主角光环雨露均沾给接驳板块更是一种美德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
太阳能的发电原理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即我们口中的光伏发电。本文作为我们碳中和系列的第三篇,暂将主角从储能转回光伏,一则它确是不可绕过的主题,二则也为处于晦暗状态的光伏板块投资者打打气。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44个国家和经济体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让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计划设定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硅料环节是将硅矿多次提纯为Si纯度为99.99%-99.9999%的太阳能级多晶硅。
最后,从我国实际的股票投资机会来说,在风电市场份额和核心技术方面,维斯塔斯、西门子、GE等国外巨头仍然举足轻重。因此,LCOE度电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
近十年,光伏与风电装机都实现了稳定增长,但是光伏的增长趋势显然更快。2019年,全国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时数为1169小时,光伏电站建设成本4.5元/W,此时度电成本为0.44元/度,所以我国各省、市已基本实现用电侧平价。
硅片技术含量不高,属于资本密集型。所以电力的应用必然是越来越广泛,根据世界能源署(IEA)测算,到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是目前的2.5倍,届时,电力将占全球终端用能的一半。